子标题: 前言
山地车技术之一
鞍座 | |||
鞍座的高度由骑行状况来决定
■基本位置 坐在鞍座上面,把曲柄放在鞍座管道的延长线上,把脚跟放在脚蹬上。在这种姿势下能够把脚伸直的话,这就是你的鞍座的某本位置。这种调整用在重视踏蹬的场合。 伸屈膝盖时,弯曲度越小膝部越轻松,踏蹬也一样弯曲度越小越不易疲劳,膝部的旋转也顺畅。但是,不要把鞍座升得太高,因为太高时很难适应路面的一些状况,例如遇到裂缝处,有时也会弄伤膝盖的背面。 |
|||
鞍座的方向/前後位置/安装角度
|
|||
握把 | |||
根据要求调整握把的高度、角度、宽度。然后乘骑,再调整,再乘骑,再调整至自己认为满意之止。 | |||
握把的高度 | |||
![]()
|
●基本:握把及鞍座的高度相同。 |
||
握把杆的安装角度 | |||
握把杆的调整,应该骑自行车后,根据自己情况来决定,如弯曲部分与地面平行,或者稍微向上弯等。※把手杆角度的调整山地车通常使用3°、5°的但也使用弯曲度为10°的。 |
|||
握把的宽度 | |||
握把的宽度:肩宽再加上5cm(两边)。市售的握把宽度主要是600mm。假若太宽则切断两端,切断时边调整边切断。以座的姿势上坡时,握把的宽度同于肩膀的宽度时,比较容易拉握把。 |
|||
握把的固定和装脱 | |||
●握把的固定为了防止骑行当中握把脱落或者旋转,用粘合剂粘住握把,或者用铁线拧紧固定。剪断铁线时余留1cm左右,并把它插进握把内。●握把的装卸假若握把扭得过紧,无法解开时,把水注进握把与杆之间,或者用空气压缩机,向握把侧的孔内压入空气,增加握把的内压,注入空气要封住另一侧的握把的孔。 假若握把己经很陈旧,不再使用时,用刀把它切开,但要小心不要弄伤杆。 |
|||
刹车 | |||
刹车杆的角度 | |||
坐在鞍座上伸手(呈直线),伸出手的延伸的位置上装刹车杆。此位置能减轻手腕脖子的负荷,也容易刹车。※刹车与握把之间约留一个手指的空隙,若太窄会夹到手,太宽不易刹车。 |
|||
刹车杆的调节 | |||
|
安装角度的调整调整以前,把它降至比水平位置低30°~45°的位置上,然後用六角型板手拧松螺丝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上。 |
![]() |
握手宽度的调整如相片,调整车阐外侧的握手宽度的调整螺丝。注意不同的配件调整的方法不同。 |
车轮 | |||
车胎的调整 | |||
自行车各部件中,调整效果最大的是车胎。在车胎部件中比较容易调整的是车胎、内胎、车圈、车圈带。车胎有各种性能,根据骑行情况,注重其中的某个性能。车胎大致可从外胎面形状及粗细来选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