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标题: 第二页
由胎面形状来选择
胎面形状 | 性 能 | 用 途 |
|
![]() |
硬路面上的DH、DS、XC的後轮来使用。有精力的人也可用於HC。操作会变得重,不大适合于前轮。 |
|
![]() |
适合於XD、DH、DS、HC等竞技,也适合於自行车旅行。 |
![]() |
![]() |
适合于马路上的XC,或者平地环行。也适合於从街道到山上的自行车旅行。 |
![]() 中央片块连结在一起。 |
![]() |
主要适合于路上的骑行。一般的非公路上的骑行也可以。 |
![]() |
![]() |
适合於街骑。不适合于非公路上的骑行。 |
|
按粗细迭择车胎 |
粗车胎能增加握力,但加重阻抗及重量。细车胎阻抗少,在平坦的路上行走较顺利,但抓地力较弱。虽是同样的片块形状,粗细不同,性能也不同。 |
粗车胎(2.25~ 2.0) |
中粗车胎(2.0~1.9) |
细车胎(1.75~1.5) |
在硬的路面上能够发挥缓冲及抓地力。在软路面能够抑制轮胎下沉。重量与阻抗将会增加,因此适合於有体力的骑手。 |
街道上能进行稳定的骑行。山地车车胎的典型尺寸。
|
能够降低路面阻抗,适合於稳定的街道或者非公路上的行走。硬的路面冲击大而容易破胎。 |
内胎的轻量化
异丁烯内胎 |
聚氨酯内胎 |
超轻量聚氨酯内胎 |
最普通的内胎。若破胎任何地方都可以修理。重量是有限量(220g)。 |
重量为异丁烯内胎的65%。具有耐破胎性。需要专用破胎修理工具。可用於所有比赛。 |
重量为98g的内胎。重视重量的超轻量型内胎,但是容易破胎。HC、XC时 适合於较软的路面。 |
※聚氨酯内胎充气膨胀後不能恢复原状,因此修理时要小心。另外伸缩性较弱,与车胎的尺寸要配合好。
幅条的选择 |
车圈选择要点:宽度 : 17~20mm |
车架 |
决定山地车价格的最大因素是车架,素材有钢、铝、铬钼钢、钛等,要轻但要有强度,这是矛盾着的两个问题,如何处理这个矛盾,成为各个厂的技术所在。选择车架时应选择合身的车架,市售的主要是16、18、20英寸。车架横管的长度影响较大,也应检查。若感到车架的三角架小时,可由车把立或者鞍座的位置来弥补,但是太大时无法调整,因此选择时应慎重。若在山上,车体小时方便行动,但是过於小时,像是穿了过小的衣服般不适服。另外选择车架时,人跨在车上脚着地,然後提升前轮,此时前轮与地面有10cm空间的较好。 |